每天和你|斯德哥爾摩(Stockholm)一日小遊記
【在此聲明】
我阿爸阿母渾然不知我宣稱的本次旅伴,「瑞典認識的台灣同學」,其實是R。
因此請所有能和我爸媽聯繫的人口下留情,感恩感恩。
—————————————
在確定要到瑞典交換一年後,R偶然地提起或許可以到歐洲來找我一起旅遊。
雖然心裡絕對是期待不已,但自己也清楚從台灣和瑞典的來回機票所費不貲,R又很不喜歡坐飛機,而且台灣放寒假的那週,瑞典正好要開始春季學期,種種不確定因素讓我在向他提起赴歐後的旅遊計畫時,總不敢太篤定的把他納進去(後來和其他在歐洲交換的朋友們聊到這件事,才知道大家都有這種心態,實在是很怕給對方壓力 Orz)
直到某次我又小心翼翼地說:「這裡很不錯耶,如果你來了的話,或許可以……」,R不禁說:「就說會去了啊,怎麼總是說『如果』呢?」,我才著手規劃這次的旅程。
大概就是這樣,有點邊緣又宅性很重的我,得到了一個100分的旅伴陪我消磨漫長的寒假。
當然男友來訪的意義不只是預定個好旅伴,畢竟我超乎自己預料的想男友想到快起肖 😅😅
(旅行結束還想跟著回台灣 TT)
啊,只能說謝天、謝地、謝男友(與R的爸媽 > <)
——————————————————
我們這次除了瑞典外,還去了挪威的Tromsø(特羅姆瑟)和德國的Berlin(柏林),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時就決定好的。Tromsø主要是為了看極光與峽灣,柏林則是因為我一直以來就很想去,至於機票與住宿都是在學期中才訂的,畢竟我們的期中、期末日程無法那麼早確定。
時間太短,想去的地方太多,所以在這去頭去尾只有大概十天的日子裡塞了兩個城市,辛苦了R在這個堪比旅行團的緊湊行程中硬是把時差調過來。
這個系列(?)會分成斯德哥爾摩、特羅姆瑟、柏林三篇,後面兩篇因為旅行時間比較長,也有額外訂機票跟住宿,所以應該會將最後總花費、住宿地點等列出來給大家參考,我個人頗滿意這樣既不克難,也不豪奢的玩法,雖然極光團、峽灣團團費偏高,最後的總花費也比我們預期的低(我ㄞ柏林 💗)
在這裡必須再次感謝R配合我旅行期間開伙的要求(畢竟是壓低旅費的超有效方式),而且幾乎全權掌廚,讓自炊近四個月的我當10天的廢物女友 😀
我們的行程大概是這樣的:Uppsala-Stockholm-Tromsø(3天)-Berlin(5天)-Uppsala。
R抵達瑞典後,我們在Uppsala和Stockholm各花了一天,Uppsala當然就是逛逛Gustavianum博物館、主教座堂、市區、校園。
而Stockholm的部份……說來很尷尬,但那是我抵達瑞典的三個半月後,首次到那裡觀光😂😂(為了去塔林到Stockholm搭船那次不算XD)
雖然我們最後還是有回到瑞典,但如我們預期,最後兩天除了超市外,什麼地方都沒去,因為已被前一週的行程給累垮(笑)
171210 / Stockholm
畢竟是一日遊,所以我們的Stockholm行程非常簡單:
出發-喝魚湯-瓦薩沈船博物館-老城區(聖誕市集、城堡、大教堂)-回Uppsala
首先來談交通的部份,可能是因為營運單位很多,所以瑞典的交通資費計算比台灣要複雜一點,讓我花了不少時間才搞懂。
從Uppsala到Stockholm的主要交通方式是火車,而火車可以分為由Uppsala營運的UL和由瑞典國鐵SJ。
UL只負責Uppsala到Arlanda的車票,因此持有UL月票的人必須加買Arlanda往南到Stockholm C的這段車票(SL的29kr單程學生票);沒月票也沒關係,可以用UL app直接買從Uppsala到Stockholm C的車票,app會自動幫你買好SL部份的車票,但就沒有學生優惠(剛才試算後是96kr)
UL、SL除了區域內鐵路(Regional Railway)外,還包含市內的各種交通,Uppsala是個鄉下地方,只有公車或火車,而Stockholm則有火車、地鐵、輕軌、公車。
因此!如果你買了UL+SL的車票前往Stockholm,由於車票在150分鐘內有效,扣掉從Uppsala C到Stockholm C的50分鐘車程,最起碼可以保證抵達後的第一次交通是不用額外買票的!
SJ是瑞典國鐵,因此就認真是個鐵路,雖然車程只要38分鐘,但SJ車票並不能拿來搭別的交通工具,所以抵達Stockholm後,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要另外再買票。
聽起來有點廢,但不像UL的固定票價,SJ的票價會隨著乘車時間變動(這點跟台灣挺不一樣的,臺鐵不管何時票價都一樣,只是好不好搶的問題XD)。
但是勒,其實只要持有UL月票跟nation card(很吊詭,但UU學生證除了門禁跟影印外毫無用處,所有學生優惠都綁在nation核發的nation card上),只要花29kr就可以到達Stockholm,所以執著於優惠時段的SJ車票是毫無意義的(笑)
——————以上資訊只對在Uppsala或Stockholm的交換生有用哈哈哈哈—————
抵達Stockholm後,因為也已接近午餐時段,我們決定直接去吃非常有名的魚湯店。
之前在和去過Uppsala的交換生聊天時,她叮嚀我說一定要去吃有名的魚湯,我想說問個店名才不會跑錯,她直接說不管怎麼google 就是會查到那一家。
果然,我隨意的查了「斯德哥爾摩 魚湯」,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講同一家店--kajsas fisk(可點連結看官網),這家魚湯店位於Hötorget地鐵(tunnelbana)站附近的生鮮市場裡,這個市場跟水源市場有點像,裡面除了賣各種生鮮、乾貨外,也有小吃店。
不知為何,但我在Uppsala內好像沒看過有像這樣賣冷藏新鮮漁獲的市場,在超市裡能買到的海鮮基本上全部都是冷凍的(歪頭)
看網路上很多評論說店內很容易客滿,可能要拿著托盤等好一陣子,不過或許是因為我們是平日的午餐時間前到的,所以並沒有花時間等位置。但午餐時間時真的有很多上班族、觀光客湧現,可以想像假日時或許真的一位難求。
這裡是先點餐後再入座,除了瑞典文與英文外,也有簡體中文menu,不過我們很倔強的想看英文(在博物館拿導覽簡介或語音導覽時也是XDDD)
因為事前知道魚湯可以續碗(料跟第一碗一樣多XD),所以我們合點了一碗魚湯和煎鮭魚排配薯泥,這樣總共是225kr(約台幣800元),另外店內也有免費提供的麵包、餅乾、生菜沙拉,所以也有人是只點一碗魚湯配著麵包吃。
這樣的價錢當然是不便宜,但好吃程度和飽足感是會讓我想要再訪的。
吃完後我們搭輕軌來到稍微南邊一些的動物園島,動物園島上有非常多的博物館,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就選了Trip advisor上評價最好的瓦薩沈船博物館(Vasamuseet)參觀。
在開始談博物館之前,必須說,瓦薩沈船博物館的門票是我們看過最沒誠意的。
它就是一張像收據那樣的熱感應紙,連「票」都稱不上!!!
這裡可是一個學生票要110kr的博物館耶!不覺得很瞎嗎?瑞典人這樣錢不會太好賺嗎 😠
但博物館本身的內容是很不錯的(嘆氣)
入館後會直接看到17C戰船瓦薩號本身,這艘船是當時的國王Gustav IIIV為了攻打波蘭所建,17C不幸因為事故沈沒,造成船上一百多人喪生,後來就被遺忘了,直到20C才被重新打撈上來。
當時正值瑞典的Great Power Era,所以瓦薩號本身不論是造船技術或外部裝飾都非常的有看頭,裝飾大量運用了古羅馬時代帝王與戰士的形象,船首還有蜷伏的波蘭貴族,足見當時國王的野心(和幼稚XD)
整個博物館就是以沈船本體為中心,分樓層介紹不同高度的船艙與裝飾意涵。
除了瓦薩號外,另外也介紹了17C的波羅的海勢力分佈、20C的打撈技術,還可以體驗航海(觀測風向再決定怎麼調整船帆超級難的 😅)
最酷的是(對我們來說啦),還展出了當時打撈出來的數具人骨和物件,可以發現過去在船上工作的也有女性,博物館中還有另外一個展區也是在討論重商時期的瑞典,繼承丈夫商隊的寡婦在地方也是相當舉足輕重的;另外當然也可以就體質人類學上的病理觀察,去推測死因或生前健康狀況等。
因為瓦薩號超級巨大,所以船體的修建與調查工作仍持續進行中。因此在剛才提到的人骨與考古發現展示的同一樓層,可以看到半開放式的考古學家工作空間,並在外標示「歡迎向考古學家們提問」,如果家庭出遊較多的假日或學校校外教學,這些考古學家大概會被小朋友們的問題淹沒吧(笑)
(R:「這根本就是動物園啊 🐵」)
我們結束參觀時已約下午四點,出博物館時天早就暗了。
雖然R每天和我視訊能某種程度上的感受到高緯度地區逐漸縮短的日照時間,但他還是不禁抱怨起過早的日落。
左圖是Stockholm非常著名的各有特色的地鐵(tunnelbana)站,但我們這次搭Tram居多,我好像只看到了兩、三個不同主題的月台,下次有機會再到Stockholm玩的話,應該要多搭地鐵才是(反正不管怎樣都是貴到要被鬼抓走 👻👻)
結束博物館行程後,我們先搭Tram離開動物園島,再轉往Gamla stan(老城區),Gamla在瑞典語中是old,而stan則為town。
這裡的交通工具站名多半挺好懂的,像Uppsala幾個比較常提到的大站就是各種廣場(gamla torget, stora torget, vaksala torg)。我們在瑞典或德國的期間,我常邊看著站名,邊進行一些不必要的瑞典語或德語教學,不知道某人現在還記得多少(笑)
Stockholm的老城區在中央車站所在的新城區的南方,是個一下就可以走完的小島,著名景點如皇宮、大教堂、諾貝爾博物館都在這裡,但我們這次除了這些景點外,還想看看歐洲大城必有的聖誕市集🎄🎄,Stockholm的聖誕市集就位於老城區。
因為我們在出地鐵站時選了錯誤的出口(二選一我還是可以選錯,而且我這個致命的天賦讓我們接下來在柏林的旅程遇到了一些磨難 😔),所以繞了一大圈才走到老城區中心。
回程照著google map走回地鐵站時,才發現其實另一個出口走出來離大廣場距離大概只有350m 😑😑
這張拍得不是很好的照片主要是想拍老城區的建築,因為跟阿姆斯特丹的建築物太像了!!!
每棟都很窄、色彩鮮艷、屋頂裝飾各異,我想有去過阿姆斯特丹的人都會知道我在講什麼。這樣的市容真的非常特別,跟處處是高樓大廈的斯德哥爾摩新城區、柏林成顯著的對比,也跟規劃相對規整的布拉格不一樣,或許是老城市才會有的樣貌?
聖誕市集營業到傍晚六點,所以我們一出地鐵站便直衝大廣場(雖然衝了一圈才到XD)
但到了廣場後,這個聖誕市集的規模……
Umm.... That's all??? 😳😳😳(←我和樓友Grace的共同感想)
逛市集的人稀稀落落,有一成的攤位沒有營業,整個市集大概十分鐘就可以看完。
這真的是首都的聖誕市集該有的樣子嗎?
R看到我這麼失望,只好安慰我說大概是因為當日天氣不佳,又已經接近休息時間了,整個市集才會看起來這麼冷清。
(但等我們在柏林看了別的聖誕市集後,證實上述的理由都是假的,只有瑞典就是個鄉下地方才是真的(這樣講是沒問題的嗎XD)(但我比較喜歡鄉下也是真的XD)
草草地看完市集後,我們決定去瞧瞧大教堂與皇宮,因為想看沈船博物館,我們只好犧牲參觀老城區景點的時間,到的時候已經結束開放了,所以也只能在門外晃晃,不幸的是又剛好遇到這兩個景點整修,所以看起來是有點 ❓❓❓
像各歐洲大城的皇宮,斯德哥爾摩皇宮每日中午也有衛兵交接可看。我們在下午約六點才到皇宮,本來以為沒有衛兵可看了,沒想到還有兩個衛兵駐守在皇宮門口,而且還在一個奇怪的時間點走動起來(走到不遠的定點再折返),想了半天真的搞不懂。
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總之,這天的行程規劃完全體現了歐洲高緯度城市冬季旅遊的不便,在室內景點關門後,戶外景點也因為天黑而看不出個所以然了。
迅速的看完教堂與皇宮後,我們便啟程回中央車站,搭上回Uppsala的火車了,畢竟我們不是很想花大把鈔票吃沒有說很好吃的瑞典料理。(哈哈哈哈我這篇到底要貶低瑞典到什麼程度)
———————————————————————————
*本來想把斯德哥爾摩和Tromsø寫在同一篇的,但我生產速度實在太慢,話又太多 Orz
*在瓦薩沈船博物館看到這個船上的疾病有關的展版時,我超興奮的跟R說萊姆是用來治壞血病的(多年大航海時代單機宅經歷所累積的微薄經驗之一),果不其然是。
得意一波的後果是接下來都被笑說:「這裡你pro的捏,怎麼不知道?嗯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