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樓友Emelie | 在瑞典的第一次期末考
當日天氣好的話,日落之際便能從corridor廚房窗外看到這樣迷幻的景象,大概也是我離開這裡後會想念的事物之一。
/ 我的樓友Emelie /
"Hmm.... I didn'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ell you before, but I decided to drop out the school, so I'll move out in this weekend."
走進廚房後,背對著我在裝水的Emelie突然這麼說。
Emelie是來自瑞典南部的女孩,是我在宿舍裡遇見的第一個人,她跟我一樣都是初來乍到,只是她會在這待上四年,念工程(engineering)學士學位。
雖然Uppsala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環境,但畢竟她還是個瑞典人,所以有很多事情是她教會我的。
從超市的位置、怎麼看瑞典的二手網站買腳踏車(雖然我後來不是在那買的)、怎麼用咖啡機(聽起來很荒謬,但因為我家用的是義式咖啡機,所以我從沒用過需要濾紙的美式咖啡壺)。
"Oh.....so fast."
我有些驚訝,畢竟現在才開學兩個月,一年級的她為何會這麼迅速的決定要退學呢?
但我也怕多問會冒犯了她,所以只能給出一個很模糊的反應。
不過Emelie似乎不避談這些事,所以我們小小地聊了一下。
簡單來說,就是Emelie無法適應大學生活,主要是因為課業太過繁重,一切都遠超過她所能負荷的了。
"I like Uppsala, but the school does really hurt me."
雖然是大一新生,Emelie實際上已經20歲,她高中畢業後上了兩年類似pre-school的課程,但畢業後也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因此就繼續念大學。
在對話過程中,她不停說她其實不想離開,因為她很喜歡Uppsala,但沒想到大學生活實在是太讓她感到挫折。
我想所有在Uppsala讀過書的人都會喜歡這裡,這裡是個名符其實的大學城,居民有1/4是學生,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在城鎮中舉行,雖然不大,但也算方便,雖然沒有什麼壯麗的風景,但襯著藍天的主教座堂跟菲里斯河總是看不膩的。
怎麼說呢……就是一個能讓人好好學習的地方吧。
"So... Will you go back to the university someday? I mean not Uppsala, but any other university in Sweden?"
我問Emelie回家後有什麼打算呢?她說大概是先上那裡的一個課程(但是是什麼課程她也不太確定),之後她也不知道。
至於要不要再上一次大學,她也不確定,她說在瑞典的高中生畢業後,除了Universitet之外,還有一個叫högskola的選擇,只是沒有大學那麼的「學術」,或許也可以考慮。
聽完Emelie講的這些話後,我跟她說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決定滿勇敢的,畢竟在台灣,多數人是因為大家都去上大學了,才去上大學的,可能也沒有多喜歡自己讀的科系,但就還是這樣過了,等到畢業後再後悔其實也來不及了。尤其是如果上了不錯的大學的話(像Emelie這樣考上了好大學的前途光明科系的人),要放棄更需要一點勇氣吧?
我想,在意識到「不行了」的時候就果斷的離開,不管怎麼說都不是一件壞事。
"You know it." Emelie走出了廚房。
當晚跟Emelie聊完回房後,我跟R說了這件熱騰騰的新聞。
「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決定……」他這麼說。
「好啦……但如果她真的受不了的話,即時離開也不是件壞事……」我多少可以理解他這麼說的理由,只能支吾的擠出這句話。
是啊,Emelie未來可能還是會遇到挫折吧?
或許在將來的某日,會後悔當時的決定?
畢竟撐過去的話,前方大概會是一條坦途吧(相較起我們這種唸人文社會科學的人)
不知道呢,希望將來的她也能理解今日的她。
在和R視訊完後,我反省了一下我說的話。
想到這裡,我就回憶起上上週參加Swede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好長的課名啊XD)的Seminar時,助教講的趣聞。
/
在過去的某一段時間呢(我實在是不確定具體年份),瑞典的藝術家與音樂家在美國非常受到歡迎。
因此媒體就去採訪了政府官員,問道:「瑞典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藝術家呢?」
官員這麼回答,「因為我們在鄉鎮廣設音樂學校,讓民眾可以很輕易的得到資源。」
媒體又跑去問了瑞典當紅的樂團成員們一樣的問題,
樂團成員們的回答則是:「才不是呢,是因為我們有不錯的失業補助!」
/
聽到這裡在場的老師同學們都笑了,這個小故事也同時回答了來自非社會民主主義福利國家的人們(大概就是北歐以外的人們)的疑問,「如果不工作也有不錯的失業補助可以領的話,誰要工作?這樣競爭力從何而來?」
這個疑問基本上建立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對人性的不信任,助教笑著回答:「當然喔,即使在瑞典,我想也是有領著失業補助但無所事事的人吧,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也有很多人因此得到喘息與創新的機會!」,想想也很有道理,相較起我們,瑞典人在這樣的福利制度下,不管是想要轉換跑道,或停下腳步做新的嘗試,大概都輕鬆不少呢。
總之,Emelie昨天在家人的幫助下,搬離宿舍了,我下樓去洗衣服時,看到她的東西竟然可以裝滿一台小卡車(才住兩個月啊!!!),除了開始寬恕大四時搬家到快崩潰的自己外,也感嘆她曾真心地對在Uppsala的生活充滿期待呢。
就在Emelie歡快地重新回到不那麼寒冷的南方的這天,
今年冬季的第一場雪毫無預警的落下了。
"I like Uppsala, but the school does really hurt me."
雖然是大一新生,Emelie實際上已經20歲,她高中畢業後上了兩年類似pre-school的課程,但畢業後也找不到合意的工作,因此就繼續念大學。
在對話過程中,她不停說她其實不想離開,因為她很喜歡Uppsala,但沒想到大學生活實在是太讓她感到挫折。
我想所有在Uppsala讀過書的人都會喜歡這裡,這裡是個名符其實的大學城,居民有1/4是學生,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在城鎮中舉行,雖然不大,但也算方便,雖然沒有什麼壯麗的風景,但襯著藍天的主教座堂跟菲里斯河總是看不膩的。
怎麼說呢……就是一個能讓人好好學習的地方吧。
"So... Will you go back to the university someday? I mean not Uppsala, but any other university in Sweden?"
我問Emelie回家後有什麼打算呢?她說大概是先上那裡的一個課程(但是是什麼課程她也不太確定),之後她也不知道。
至於要不要再上一次大學,她也不確定,她說在瑞典的高中生畢業後,除了Universitet之外,還有一個叫högskola的選擇,只是沒有大學那麼的「學術」,或許也可以考慮。
聽完Emelie講的這些話後,我跟她說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決定滿勇敢的,畢竟在台灣,多數人是因為大家都去上大學了,才去上大學的,可能也沒有多喜歡自己讀的科系,但就還是這樣過了,等到畢業後再後悔其實也來不及了。尤其是如果上了不錯的大學的話(像Emelie這樣考上了好大學的前途光明科系的人),要放棄更需要一點勇氣吧?
我想,在意識到「不行了」的時候就果斷的離開,不管怎麼說都不是一件壞事。
"You know it." Emelie走出了廚房。
當晚跟Emelie聊完回房後,我跟R說了這件熱騰騰的新聞。
「我不覺得這是一個好的決定……」他這麼說。
「好啦……但如果她真的受不了的話,即時離開也不是件壞事……」我多少可以理解他這麼說的理由,只能支吾的擠出這句話。
是啊,Emelie未來可能還是會遇到挫折吧?
或許在將來的某日,會後悔當時的決定?
畢竟撐過去的話,前方大概會是一條坦途吧(相較起我們這種唸人文社會科學的人)
不知道呢,希望將來的她也能理解今日的她。
在和R視訊完後,我反省了一下我說的話。
對於未來仍一無所知,只是急切地想離開這裡的Emelie,
其實……某種程度算是逃跑了吧?
/
在過去的某一段時間呢(我實在是不確定具體年份),瑞典的藝術家與音樂家在美國非常受到歡迎。
因此媒體就去採訪了政府官員,問道:「瑞典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藝術家呢?」
官員這麼回答,「因為我們在鄉鎮廣設音樂學校,讓民眾可以很輕易的得到資源。」
媒體又跑去問了瑞典當紅的樂團成員們一樣的問題,
樂團成員們的回答則是:「才不是呢,是因為我們有不錯的失業補助!」
/
聽到這裡在場的老師同學們都笑了,這個小故事也同時回答了來自非社會民主主義福利國家的人們(大概就是北歐以外的人們)的疑問,「如果不工作也有不錯的失業補助可以領的話,誰要工作?這樣競爭力從何而來?」
這個疑問基本上建立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對人性的不信任,助教笑著回答:「當然喔,即使在瑞典,我想也是有領著失業補助但無所事事的人吧,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也有很多人因此得到喘息與創新的機會!」,想想也很有道理,相較起我們,瑞典人在這樣的福利制度下,不管是想要轉換跑道,或停下腳步做新的嘗試,大概都輕鬆不少呢。
上上星期五的seminar,和Emelie的決定與故事,讓我覺得:
在這裡,逃避雖然不一定有用,卻是不那麼可恥的。
總之,Emelie昨天在家人的幫助下,搬離宿舍了,我下樓去洗衣服時,看到她的東西竟然可以裝滿一台小卡車(才住兩個月啊!!!),除了開始寬恕大四時搬家到快崩潰的自己外,也感嘆她曾真心地對在Uppsala的生活充滿期待呢。
就在Emelie歡快地重新回到不那麼寒冷的南方的這天,
今年冬季的第一場雪毫無預警的落下了。
/ 在瑞典的第一次期末考 /

瑞典的學制跟台灣很不同,在這裡,比較常見的學期課程安排是一門接著一門。
這麼做的好處是不會在期中期末面對七八科拔山倒樹而來,但代價就是:開課到期末考往往是4-5週的事。
課程進度如此緊湊的情況下,還大膽的出國兩趟,代價可想而知 😅😅😅
(行程是在九月初排的,當時只有瑞典語的我真是太天真)
在考前最後一次上課時,老師跟大家說不要忘記有Re-take Exam可以考,但唯有錯過或沒通過第一次考試的人們可以登記考Re-take,which means.... "If you sit in the exam room, stare at the exam questions, and realize that you totally have no idea about what they are, just give up and go out of the room!"
現在想起來,又是一個逃避不一定有用,但不可恥的例子(笑)
沒錯,在這裡期末考會有兩次,如果第一次沒過,沒關係,你一個月後可以再捲土重來。
但如果你下個月又要考另一個期末考呢 ^_____________^
這個真的是一個很警世的制度,一旦你鬆懈了,你可能會拖垮不只一堂課,而是整個學期。
雖然這裡的課程週數較短,但內容不見得比台大的課程少,以我剛上完的這門課為例,指閱包含了一本大概近300頁的原文書,與五篇(各30頁左右)的文本。
我的英文本來就不怎麼樣,沒辦法像用中文作答那樣漫天胡扯,不好好讀書的話,大概就是準備用淚水填滿答案紙;然而大學四年又有點懶散,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原文閱讀習慣與能力(越講越羞恥),大概可以想見我這段日子有多悲慘哈哈哈。
(但我有感受到我的閱讀速度在一週內突飛猛進,果然讀書跟做飯都是一樣的,只要把我丟出去就會有所成長😂😂)
雖然我在後面幾天真的是崩潰地想:「乾脆去考Re-take好了……」
但某人總會淡淡的說:「別傻了,讀你的書吧。」,我也只好繼續埋頭苦讀。
(真的是面對嚴厲老師的小學生 555)
除了準備不完之外,在十月底的早上七點要出門考試也讓我充滿恐懼。
和台灣不一樣的是,UU的考試時間與地點並不是授課老師決定的,而是由校方統一就全校課程來做時間與場地分配,如果校方還沒公佈,甚至是老師也不知道會在哪考試。
我的期末考是早上八點到十二點(四小時,很瘋吧),但是考場在我從未去過的遠方,老師又一直警告大家不可以遲到,因此我得七點就準備出門。
嗯……十月的Uppsala,早上七點的氣溫大概是零度,太陽根本還沒升起。
(可惜我沒存當天限時動態的照片,煜惠看到還以為我摸黑夜考XDDDDDDDD)
想到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出門考試,誰能不厭世呢?
坐了大概30分鐘的公車到指定建築後,我遇到了同班的韓國女生Ayoon,這是她在UU的第二次考試了,所以比起我熟門熟路很多,讓我在飽受文化衝擊的第一次期末考不至於出差錯XD
到底是什麼文化衝擊呢?
一、手機(只有手機)必須鎖在置物櫃裡。
這個真的是超級好笑,天色昏暗時看到這麼小的置物櫃真的是會納悶了一下,Ayoon才掏出手機跟我說要把它鎖進置物櫃裡,置物櫃體積直接是量機訂造XD
二、沒帶護照就不用考了。
考試時用來驗證身份的文件,不是學生證,而是我在歐洲境內飛來飛去時也不需要的護照。除了在入場前需要核對外,交卷時監試人員也會再核對一次,這點似乎是完全不可通融的,老師在考試前叮嚀時說之前有學生忘記帶護照,早上打電話給她求救,她跟監試人員談了很久還是沒用,不給考就是不給考。
三、考卷上寫的是Register code,不是名字。
在登記期末考得時候,系統會自動產生一組登記碼給你,在答案紙上要寫的就是那組代碼。
其實這就是台灣的大型考試的作法,用在大學內的期末考也滿不錯的,尤其是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科。
四、食物飲料擺滿桌,要吃要喝都可以(但鉛筆盒不行XD)
在一大早振筆疾書四個小時,除了心累手累外,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對我來說)就是肚子餓。
但因為不確定考場到底允不允許吃東西(畢竟是連護照都要用上的程度),所以當日早起吃了早餐,出門前抓個燕麥棒,想說吃則我幸,不吃我命。
結果進考場一看:哇原來是中元普渡啊,我還以為是期末考呢(喂),大家的桌上放滿各種飲料跟零食 😂😂😂
考試開始前Ayoon還分給我們她帶來的chokladbollar,沒有它我可能無法撐到四個小時,高熱量食物太適合應考了(筆記)
雖然要擺多少食物沒人管你,但只可以放數支筆與修正用文具在桌上,鉛筆盒必須收進包包中。(背包、外套、圍巾、手套等全部都要掛在牆上。)
五、同一考場內有多門課同時進行考試,杜絕作弊。
這個制度是我覺得期末考經驗中最驚豔的一個。
以我這次的期末考為例,同一個大考場內有三門不同課的學生在考試,需要依課別在指定的row入座,這麼一來,你的左右就都會是上不同課的學生,即使想偷看也沒用(我隔壁那行的人們是在考物理還是數學吧,就算看得到也看不懂XDDDD)
我想這就是為何這裡的考試是由學校來統一處理的原因吧。
總之,這裡的期末考作弊防範等級根本直逼台灣大考。
我想如果要作弊的話,大概就是把小抄藏在食物裡(月餅嗎XDDD)或用藏身上帶廁所吧(不幸的是考場的廁所只有左右各一間,且在最前方,大家都知道你去上廁所,還上很久XD)
唉,在考場內從天黑考到天亮還真的是第一次呢 😵😵
拜託讓我pass吧,我真的不想要經歷大學生涯的第一次補考啊 T______T
----
*好想把新細明體換掉!尤其是文章標題簡直是忍無可忍!但今天研究了一下還是沒有成功,再接再厲!
*我的第二門課今天開始了,不幸的是這門課是seminar:lecture = 1:1的課,苦海無涯。
對了,這裡選課制度很詭異,在真的選上課之前,學生可以得到的課程資訊是極其有限的,這好比抽兵種嘛,恭喜我直接是抽到金馬獎 ^_______^
*耶這個遊記……將來的某日……可以補齊的吧…… (但我半個月前受瑞典語課的法國同學的邀請,十一月的第二個週末要一起坐遊輪去塔林玩,顯然在第三趟旅程前遊記是沒個影了。)
*冬令時間開始了,早上醒來看到手機顯示七點半(夏令時間的八點半),但天色已亮的感覺很好,果然是有理由的呢~
*第二門課的位置在市中心,不用爬坡如獲新生,同時也走了不同的路線,今天在菲里斯河畔看到一群在曬太陽的鴨子,嗯,頓時很想當鴨子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