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你|來去特羅姆瑟(Tromsø)看極光,三日極限行程
【再次聲明】
我阿爸阿母渾然不知我宣稱的本次旅伴,「瑞典認識的台灣同學」,其實是R。
因此請所有能和我爸媽聯繫的人口下留情,感恩感恩。
————————————————————————————
忘記是我還是R了(但我覺得是他),提到說既然都到北歐了,如果有機會可以去看極光大概很不錯。
但我們實在對要怎麼去看極光沒什麼概念,極圈內的城市除了冰島全境外大概也不知道幾個XD
所以我當時隨便以「北歐 極光」這樣的關鍵字下去搜尋,馬上看到有一篇是一個女生獨自從台灣飛到瑞典北部的Abisko,就只為了看極光,看了之後我們開始覺得:「哎唷?好像還真的不難耶?」
選擇Tromsø的理由
如果是在歐洲的話,看極光大家大概會選擇冰島、挪威、瑞典、芬蘭四國的極圈內城市嘗試。
當然超爆貴又要待很多天的冰島直接先被剔除,芬蘭則是因為……嗯……也沒有比較近,所以也刪除。
剩下就是挪威北方的Tromsø和瑞典北方的Abisko,最後為什麼捨瑞典選挪威呢?
在羅列我們的理由前,嗯……畢竟旅遊是很個人取向的事情,另外住宿或交通花費確實可能隨時間改變,我講的都是我規劃旅程時的狀況,如果真的要規劃時,可以再重新確認最新的狀態。
(1)城市繁榮程度差異
Abisko基本上就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公園,Abisko火車站附近的airbnb寥寥無幾且昂貴,如果改用Agoda搜尋,只能找到大概兩家旅館,要我們住一個連行李箱都無法在地上攤開,一晚卻要1000kr的房間,實在是做不到。
Tromsø雖然在極圈裡,但卻因為在早期極圈開發上有重要的地利之便,靠著捕鯨等行業早早致富,18-19C時,從南方來的人震驚於這個小島上居民入時的衣著與良好的教育,因此給予了「Paris of North」之稱(雖然我之後都戲稱為九份 of North 😂),島上甚至還有大學,可想而知不論是交通或食宿都比較方便,選擇也更多一些。
(2)白天可以從事的活動
雖然極圈內的城市在十二月時都是永夜期,但在我做功課的時候,就有人提到其實並不會整天都是天黑狀態。舉Tromsø為例吧,在我們去的那段期間,太陽是完全不會升到地平線之上的,儘管如此,天色還是會有變化,其實在十二月中的Tromsø,大概10:00-13:00的天色是可以不依賴人造光源活動的(第一張照片的亮度我完全沒有調過,看得出來即使在永夜期,還是可以進行觀光)
因為不會一直天黑,所以看極光也是要等五點後才會開始,都大老遠飛到極圈內了,白天總也得找點事做。在極圈內,除了城市觀光之外,你做什麼事都要跟團比較好,畢竟在那樣的極端氣候下,毫無經驗地亂跑既沒效率,也不安全,這可不是件有趣的事。
我當時看了Visit Abisko,發現冬天時所提供的活動,除了看極光外,就是狗拉雪橇、體驗閃米人生活(拜訪部落的樣子)、雪上摩拖車、雪地健行、觀察馴鹿等,我和R對於這些要打擾動物或他人生活的活動都非常的感冒 😏😏
至於Tromsø的白天,我們發現有博物館、教堂、纜車等地方可去,北挪威也有豐富的峽灣景致可看(Abisko那裡也有峽灣團可以報名,不過是跑到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挪威小鎮Narvik,團費又比較貴,何必呢😅)
(3)交通時間與花費
這點基本上可以跟第一點放在一起看,交通易達性越低的地方,即使實際距離較短,還是有可能讓你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才能抵達。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比較傾向Abisko的,畢竟有火車可以到,一是因為R偏好飛機以外的所有交通工具(笑),二是當時以為火車票或許會比機票便宜。
但後來我們發現:不論是從Uppsala搭乘瑞典國鐵直達Abisko,或先搭飛機到鄰近的大城Kiruna再換火車,交通花費跟我們搭飛機到Tromsø其實是差不多的,但卻需要花更久的時間(火車15小時,飛機換火車順個話3個小時/Arlanda到Tromsø直飛則為2個小時)
想看的東西比較多、食宿CP值預期比較高、交通上方便很多,似乎沒有理由不選Tromsø呢 XD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最後放棄瑞典,決定去挪威的Tromsø看極光 😊😊
交通:SAS初體驗
說來好笑,雖然SAS(斯堪地那維亞航空)是瑞典的廉航,但我去荷蘭、捷克時都沒搭過這家航空。
但從瑞典到Tromsø就只能搭這家,所以藉這個機會來試試。
神秘的是,我明明記得我選的是比較便宜的light,畢竟只去三天兩夜,兩個人的衣物應該一個小登機箱就能解決,沒理由加錢買go。殊不知後來我某日發現SAS有個用booking reference查行李規定的小工具(超棒的,連結於此:https://www.flysas.com/en/travel-info/baggage/),保險起見就又查了一次,沒想到竟然除了登機行李外,每人還可以有一件23kg的托運(訂票時規則寫20kg,但實際查了是23kg),雖然有點糊里糊塗,但總是件好事,起碼不用在那裡收液體。
(註:我剛越想越不對勁,把電子機票pdf檔拿出來看,發現是Youth Go(登愣!!!),我當時是被SAS下蠱嗎,要是買到light可以更省的 😢)
可惜那時候不知道是花錢買的,不然就再弄來一副ski一起托運(喂)(認真可以免費加托運ski喔!)
接下來是航班的部份,從瑞典到Tromsø並不是每天直飛,因此我們去程是直飛,回程則要到奧斯陸機場轉機。(我們住的Airbnb的Host甚至不知道瑞典有直飛航班到Tromsø 哈哈哈哈)
附圖就只是一杯咖啡,但故事非常的好笑,誠如我上面所說,這是我第一次搭SAS,在這之前,我搭了三次的Norwegian、一次的捷克航空,像一般廉航一樣,所有機上供應的茶水都是要另外收費的。我第一次搭Norwegian時著實被震撼到了,因為我左鄰右舍的北歐人們,都欣然的掏出信用卡,來買一紙杯的咖啡或茶,即使要價30kr(約台幣100),不痛不癢地。
所以當空服員推著餐車出來時,我趕忙拉著R說:「你等一下看這些錢太多的北歐人有多誇張,他們掏卡掏得超爽快的,那可是一杯要一百塊的超小杯咖啡!」
果然,前面的人們幾乎人手一杯,而且是我從沒看過的盛況。
「天啊,他們到底有什麼問題,第一次看到買得這麼兇的。」
「可是你看喔,好像沒人拿卡出來結帳耶。」R探了探頭後說。
接著空服員來到了我們的座位旁邊,友善的詢問是否需要咖啡,半信半疑的我還是拒絕了。
但目睹鄰排乘客沒有付費就得到咖啡後,R推了推我,叫我想喝咖啡就要開口問(這是什麼國小生的購物學習嗎?)
我只好等空服員問完下一個乘客後,怯生生的開口問說:「Excuse me. Is it free?」😂😂
空服員笑著點頭後,我跟她要了一杯咖啡,然後迅速的解釋說:"You know. It's my first time to take SAS. They usually charge for it on Norwegian...... "
空服員笑著說她理解(我還是覺得自己很糗,剛剛還在笑整飛機的人都是潘仔XD),然後倒給我一杯咖啡。
「天啊,咖啡竟然是免費的,我好愛SAS喔,拿巧克力球給我,我要來吃下午茶。」我無法克制自己地瘋狂稱讚SAS,真的,比起wi-fi(N家有機上免費wi-fi),我更需要咖啡。
「他們就是在收買你們這種咖啡毒蟲啦,跟妳收了一堆錢後,給妳一杯免費咖啡就能讓你感激涕零。」R笑著從掏後背包裡掏出那盒我們前兩天在超市買的巧克力球。
截至目前為止,我覺得自己受瑞典文化影響最深的就是養成喝下午茶(fika)的習慣,一是因為咖啡粉真的很便宜,二是因為煮晚餐是很消耗能量的事,沒喝下午茶我真的做不到。所以即便我們回到宿舍或住處已經六七點了,我還是堅持要喝杯咖啡、吃片蛋糕,才要開始煮晚餐。
(另一個習慣是開始偏好信用卡結帳,這點讓我在德國時一直被R說「你這個瑞典人」)
交通:Tromso市內交通
Tromso島不大,熱鬧的地方也就那麼一小區,公眾交通工具只有公車。
和瑞典這裡的公車一樣,他們很喜歡懲罰不事前購票的人。以Tromsø為例,市內公車上車購票的話,單程為50kr,且只接受現金購票,事前購票的話,單程為30kr,單日為100kr。
我覺得自助旅行規劃時,市內交通要注意的事情就三樣:
1) 要不要事前購票? → 畢竟20kr不是小錢捏,也沒人想換一堆挪威克朗。
2) 單程票與單日票的價格差異? →其實不少地方的單程票是60 / 75分鐘內有效,如果沒有大量的交通需求,分次購買單程票可能比較便宜(但就是比較麻煩,且不是到處都買得到票)
3) 哪裡買得到票? → 有不少城市都有推出交通app,所以其實不需要找地方買票券,價錢也比臨櫃買票便宜一些,但Tromsø沒有這種東西(他們app真的就是個廢物),所以我們落地後在機場一次買好了兩天所需要的票券。
下機領到行李後,我們走進Tromsø機場的入境大廳,想找公車票的購票櫃台,但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這種東西XD
整個機場就那麼一家便利商店,你想買sim卡或公車卡,都是同一個店員幫你處理XDDD
除了當日從機場到市區的車票外,考量到我們隔天從airbnb出來會沒地方買票,我們也買了第二天要使用的單日券。
但當店員結完帳,把「票」拿給我們時,我們兩個都愣了一下。
這、這是一張「卡」吧……挪威人這麼豪氣嗎? 😳😳
真是太匪夷所思了(是因為交通費太貴他們心有不安嗎XD),但這真的就是張不折不扣的硬卡,不管買單日或單程都一樣,也不用退還。
啊,機場到市區有另外的快捷巴士,但也就是快10分鐘,相信會看到這篇文章的都不是什麼一秒幾萬上下的人,就別多花那幾十kr省時間吧。
住宿:我們還是不要跟Host同住好了
Tromsø觀光非常發達,整個島上的飯店和airbnb選擇非常的多,光用agoda搜尋就可以看到近30家住宿選擇。
但就算是最便宜的飯店,一晚也要台幣3000元左右,重點是沒有廚房。所以我決定轉戰airbnb,如我預期的,airbnb遍布全島,而且價位很多元。
雖然我已提前一個半月訂房,但畢竟是十二月,房源消失得非常快。我們最後選擇住在一家位於Polaria(水族館)附近的和host共用廚房與衛浴的airbnb。
這個房源的位置其實真的很優越,步行到市中心只需要15-20分鐘,如果我們是夏天去的話,大概就會捨棄昂貴的公車,改採步行了吧(冬天這麼做很痛苦啊……)
不過這其實也是我第一次嘗試與host同住的airbnb,之前在荷蘭的雖然也標示會與host同住,但他其實只有在我們check-in/out的時候出現,其餘時間都跑去朋友家玩了,所以形同是沒有hostXD
我們的host是有三個孩子的獨居媽媽(孩子好像都長大離家了),我們抵達時剛好她也在家,正準備要出門去參加party,所以花了一點時間跟她瞎扯首飾洋裝這類的(其實我跟R都不喜歡需要花心力進行社交的住宿,但這種女生之間的胡扯我還應付得來 😅😅)雖然host不會一直來找你聊天(其實我們待在airbnb裡的時間也很短,因為行程超級緊湊Orz),但多少還是會有點壓力,畢竟是和他人同住。
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滿推薦的喔,位置優、價格低、房間、浴室、廚房都沒有什麼大問題,實在是沒什麼好抱怨了(攤手)
行程 (終於來到行程了……)
雖然表定是三天,但我們的飛機是午去晚回,實際待在Tromsø大概只有兩天而已,以下是極限行程表(笑)
Day1 /
1430 抵達Tromsø - Check in - 在airbnb吃晚餐 - 1700 出發去看極光
←Tromsø機場比我們想像得要小很多,行李輸送帶只有一個U字型,出入境大廳也是同一個。
由於班機小delay + 不幸的搭上錯誤的公車(host告知 40/42 都能到Polaria,但事實上只有42會到),所以我們抵達airbnb的時間比預期得要晚一些。卸下行李後,我們把前一天從Stockholm回來後做的捲餅微波作為晚餐。(墨西哥捲餅不管冷熱都很好吃,也不用另外帶餐具,是我的旅行必備食物,有被R稱讚了幾句😎)
吃完晚餐後,我們回到房間去加上更多的厚重衣物,原本想途經超市買點東西帶著,但當時已經四點半了,只好快步往集合地點走去。
這裡先暫停一下,來談個行程安排的理由好了(哈哈哈哈真的很想分享我的費盡苦心)
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極光跟峽灣,前者時間大概是1700-0300(我們比這個要晚結束,真的快累死),後者則為0900-1400。
可想而知,如果我們把峽灣團排在極光團的隔天早上的話,那我們一下車大概就會虛弱的被風吹進海裡 😵😵
所以勢必是「第一晚極光+第三天峽灣」or 「第二天峽灣+第二天極光」,第一選項又優於第二(畢竟在外待上個20小時很累,第三天早上有check-out時間壓力無法睡飽)
我們這次選的是Arctic Explorers(官網連結)的極光團,在TripAdvisor上是排名前三的旅行社(還是公司?姑且稱之為旅行社吧)
因為行程沒什麼彈性,所以我們事前就先預定好,但其實有很多觀光客是抵達Tromsø後才到遊客中心(visit Tromsø)現場挑選行程,畢竟極圈內天氣瞬息萬變,極光團費又很高,大家都想挑個成功機率最高的日子出去。
出發前來談幾個我覺得挑選跟參加極光團時的注意事項好了(哦我話真的好多喔,但又覺得是重要的事 😓)
(1)不要覺得自己一定能/要看到極光
先說,我們後來並沒有真的「看到」極光。
會變動的自然景觀看到的機率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所有的旅行社在說明事項裡都會再三強調,他們會盡其所能帶大家看到,但失敗了也不會退費(但你再報名的話會有折扣)
(我們參加完後充分理解為什麼團費如此的高,這個工作真的很辛苦,也很需要熱忱)
雖然極光團導遊會盡可能的帶大家去追極光,但還是要看老天賞不賞臉,想要真的用肉眼看到極光,極光的出現和晴朗乾淨的天空缺一不可。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到極圈內就會一次待個四五天,就是為了增加看到極光的機率,今天失敗了就馬上再報名隔天的團。但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閒錢(極光團真的超、爆、貴!!!),所以決定就試那麼一次,成功很好,失敗也沒關係。
但我想還是有很多人會很執著吧,畢竟大老遠飛來,又花了很多錢。我們第三天去遊客中心買明信片時,就遇到中國夫妻抓著我們一直問到底看不看得到,我一直跟他們說跟小團去追成功機率絕對比待在島上高,但也不是全然保證,他們如果待滿多天的話,可以看看氣象預報挑個天氣好的日子。女生就一直說:「哎呀沒看到怎麼行呢。」,然後又跑去抓著職員繼續問,唉……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著會比較坦然啦。
會變動的自然景觀看到的機率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所有的旅行社在說明事項裡都會再三強調,他們會盡其所能帶大家看到,但失敗了也不會退費(但你再報名的話會有折扣)
(我們參加完後充分理解為什麼團費如此的高,這個工作真的很辛苦,也很需要熱忱)
雖然極光團導遊會盡可能的帶大家去追極光,但還是要看老天賞不賞臉,想要真的用肉眼看到極光,極光的出現和晴朗乾淨的天空缺一不可。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到極圈內就會一次待個四五天,就是為了增加看到極光的機率,今天失敗了就馬上再報名隔天的團。但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閒錢(極光團真的超、爆、貴!!!),所以決定就試那麼一次,成功很好,失敗也沒關係。
但我想還是有很多人會很執著吧,畢竟大老遠飛來,又花了很多錢。我們第三天去遊客中心買明信片時,就遇到中國夫妻抓著我們一直問到底看不看得到,我一直跟他們說跟小團去追成功機率絕對比待在島上高,但也不是全然保證,他們如果待滿多天的話,可以看看氣象預報挑個天氣好的日子。女生就一直說:「哎呀沒看到怎麼行呢。」,然後又跑去抓著職員繼續問,唉……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執著會比較坦然啦。
(2)注意tour內含項目,不要省小錢花大錢
Tromsø的極光團分成兩種:mini van / big bus,前者價位為1200nok起跳(約台幣4800),後者則為950nok(約台幣3500)
多數旅行社提供的是小團(當然你也可以加價來個兩人小團,還可以再加錢來個special night,我是不懂啦,在零下十幾度的荒郊野外,還要四個人相處八九個小時,真的是不留讓人拒絕你的餘地耶 😅),似乎只有Chasing Lights有提供大團(資訊點連結)。
我們一開始有考慮過大團,畢竟團費便宜不少,但後來討論後還是決定多花一點錢跟小團,理由如下。
1) 工作人員與團員比例:我們這次的小團有一位司機、一位導遊、一位實習導遊,所以人數比大概是1:3,大團則會拉到1:15(或更高),除了小團能受到比較好的照顧外,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當導遊一個人要拍四、五十的照片時,你的照片數量會被稀釋。
2) 雪地裝備的有無:其實我為了這三天的衣著苦惱很久,畢竟很少有機會到這麼冷的地方,衣服不能不帶,但又不想要多買不實穿的裝備。
雖然我們有多帶衣服(下述),而且足以應付日間活動,但在超冷、風大、積雪超厚的內陸看極光是絕對不夠的,這時旅行社所提供的,你人生可能就穿這麼一次的雪衣、雪靴、手套就很重要了。
大團是不會提供這些東西的,除了會很冷外,我想因為裝備問題,活動的範圍會相對受限,如果真的硬開過去,我應該也會崩潰吧XDD
我的日間活動穿著如下,把握外層防風、內層保暖、四肢末梢都要遮到(強烈建議穿有帽的上衣跟外套)大概就沒問題了(我有時還會喊熱,被某人笑說帶一堆衣服就為了來極地喊熱XD)
上身:UQ ultra warm發熱衣 + 普通帽T + Lativ Fleece立領外套 + 兩年前慕尼黑買的C&A普通羽絨外套 /
下身:UQ Heattech內搭褲 + 刷毛牛仔褲(極光版:羊毛褲襪 + Lativ防水醜褲)
腳:羊毛襪 + 普通軍靴 / 其餘:50%羊毛圍巾 + UQ Heattech手套(極光版:+皮革mitten) + 普通毛帽
3) 隨時移動或定點等待(重要重要)
跟小團看極光的話,導遊會隨時看最新的氣象與極光值觀測資料,帶大家到看到機率最高的地點;大團的話,則是到一個光害較少的定點後就持續等待,不再移動。如果天氣、極光狀態都很好的話,跟大團或許也能成功,但那樣的日子其實不多,這也是為什麼會比較鼓勵小團看極光。
我們那天真的一路殺到很南方,可以感受到司機和導遊意志堅定的那種 😂😂
4) 行程結束後的drop-off地點(可納入考慮但非必要)
極光團的集合地點多半位於市中心,可能是遊客中心或是某家飯店。行程結束後,小團會將團員載回各自的飯店(airbnb則要視位置而定,我們住的地方離市中心車程只要五分鐘,所以沒問題),而大團則是讓大家統一在市中心下車。
如我前面所述,極光團結束的時間通常都是晚上一、兩點,回到Tromsø可能也要兩、三點了,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要在這種氣溫下走上好一段路回住宿地點,更何況我們住的airbnb不真的在市中心。
雖然可以直接被載回住處是很好,但事後證實我們把Tromsø想得太荒郊野外了(笑),這裡的店家在打烊後也不會完全熄燈,沿途也都是住宅區,凌晨走在路上其實滿安全的,就只是很累(但如果住宿地點離市中心有點距離的話,就要多想想)
5) 餐食份量的多寡(可考慮但非必要)
在零下的野外待一個晚上是很消耗體力的事,所以在到達定點、升起營火後,導遊會準備簡單的熱飲(熱巧克力、咖啡、茶)和很酷的登山用真空食物包給大家補充熱量。必須注意的是,生火開吃多半是晚上十二點後的事了,所以跳過晚餐、直接空腹去是不行的(空腹搭著一路狂飆的車真的超不好玩)。
大團則只會有熱飲,不過自己準備食物也不算是件麻煩事啦。
所有團員都上車後,我們的導遊Paulina便坦白的向大家說今天天氣不是很好,可能要往南一路到挪威本島的深處才有機會,但她其實也沒到那麼南邊過,無法向大家保證,我們可以當場決定是否退出,或改報名隔天。
整車的人開始各自討論了起來,R問我覺得如何,我還真的不知道,畢竟我很不喜歡安排好的行程更動,更重要的是如果累了整晚後,隔天還得早起收拾行李check-out,想了就 😵😵
時間有限,所以導遊迅速地開始詢問大家的決定,見到前面的團員們全部都很豪氣的說要留下來了,我跟R也決定跟大家一起賭一把。
確認全員留下後,車子開往旅行社的小倉庫,帶大家換上雪衣雪靴,兩位導遊很親切的親自詢問每個團員的鞋號,並挑選合適的尺寸。在我穿上雪靴前,我開口詢問是否該先穿雪衣再套雪靴?
"Right! And you are.... ok, very, very small xs." 導遊Paulina站在衣杆前爽快地說。
一旁的R聽到後偷笑了起來,殊不知他也是very, very small xs 😊
雪衣的穿法就是像工作服一樣套上,所以只需要把自己的厚外套脫掉即可,裡面還是要穿衣服的。即使是xs對我來說還是滿大的(好虛榮喔多久沒穿過xs了),我都已經穿了三件褲子了,依然是毫不費力的套上。
全員著裝完畢後,就一路驅車往南方駛去,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明顯感受到司機在黑暗中一路狂飆,原本適中的暖氣溫度在我們穿上超保暖雪衣後,變得過於悶熱,不幸的是我們再出門前又忘記要裝水。雖然在我忍不住開口詢問是否能把暖氣溫度調低後,情況有比較好一點,但整趟車程還是滿不適的。
因為導遊對當地也不熟,所以我們沿路尋找合適的下車地點,第一次是想往樹林深處走去,但積雪既深且鬆,實在是沒辦法生火;第二次是準備開始生火時,鏟雪車直接開到旁邊來,其他好不容易把相機架好的團員們只好抓起腳架,再次移動;又開了一段路後才找到一個路邊的小空地,當時應該已經十二點多了。
下車後導遊又開始協助團員們架設腳架、調整相機模式,我們這才發現我們似乎是唯一一組沒帶任何相機的人 😂😂
因為沒事做,我們索性走到旁邊的雪堆上躺下看星星(雪衣真的很猛,我們躺了應該有十分鐘才開始覺得有些寒意),等待大家處理好相機。導遊協助大家之餘,發現我們兩個隨便躺在地上,便拿了墊子來給我們隔絕一些寒氣,還幫我們拍了一些照片,不得不誇導遊真的無時無刻都在工作狀態,非常細心地照顧每一個人,她甚至整晚沒有戴手套(因為要不停地拍照、泡飲料、拆真空包包裝等),在零下的氣溫裡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以上是穿著雪衣的我和淡淡極光的合照,我本來不想拍個人照的,畢竟整個人看起來像隻熊,當時也冷到我沒力氣去管自己看起來如何了。但R拍完後一直說:「確定不拍?真的不拍嗎?以後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拍這種照了喔!」,所以我也上前拍了一張。
嗯,雪衣就是這麼的醜,我還戴著毛帽(某人上前拍照時一把把雪衣的帽子和毛帽都拿掉,被我笑說真的是愛水不怕流鼻水 😏)。順帶一提,雖然照片裡看起來有極光,但我們當時是沒有看到的,因為這個極光太弱,必須在相機長曝光的情況下才能捕捉到。另外畫面之所以這麼亮,是因為導遊在開始曝光後,有拿小手電筒補光,在很暗的環境下拍照只能這樣做。
幫大家一一拍完個人照後,司機和導遊們開始在雪地上升起火,並開始準備熱飲給大家,我和R各得到了一杯熱可可,繼續坐在雪地上看其他人檢查自己的攝影成果,調整角度,我們也曾拿出手機來試試看拍不拍得到極光,事實證明果然手機是有其極限的,我在這次旅行後開始思考投資一台相機的必要性 XD
火升得差不多後,導遊開始招呼大家去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如同我上方的那張照片,就這麼在雪地裡迅速地升起了火,真的非常厲害。大家坐定後,導遊開始詢問想喝什麼口味的湯,R一聽到有馴鹿肉便興奮的說他想試試那個,我則選了牛肉湯,這樣即使馴鹿肉難以下嚥也還是有東西吃XD
這個真空包裝食物不算便宜,我們後來在遊客中心看到的價格是100nok(但有打五折XD),但確實可以替旅行社省下很多麻煩,因為只要帶上好幾大罐的熱水就可以完成一餐。導遊替我們撕開包裝後,請我們拿穩自己的湯包,由她為我們一一倒入熱水,接著只要拿湯匙攪拌均勻,重新把夾鏈處合上,靜待八分鐘後就能開封享用。
本來還在討論要不要去試試不便宜的馴鹿漢堡,結果意外的沒有多花錢就有機會嚐到馴鹿肉的味道,並不難吃,只是口感有些乾柴,然後帶點騷味。
當時只有火光,因此我們也看不出來自己在吃的這包料理到底是什麼模樣,但飢寒交迫下有熱食可以吃真的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和一群人坐在雪堆裡圍著火吃東西也非常有趣(笑)
吃完這頓極地宵夜後,導遊表示時間不早了,雖然很遺憾地沒有看到極光,但必須馬上啟程回Tromsø,畢竟又是趟三、四小時的車程。大家把手上的空包裝集中到角落,起身收起相機返回小巴士,當時已經近兩點,因此所有人在啟程不久後便都昏昏睡去。
除了中途停靠加油站上廁所外,我第二次醒來車已經停在旅行社的小倉庫外了,我叫醒了身旁還在睡的R,換裝完後大家又都回到了車上,導遊和司機就將我們一個個載回了住處,結束了這次的追光行程,那時已經近早上五點,還有另一團的人們還沒回來,好拼 😅
我和R半夢半醒地洗完澡(他還一度想說服我不要洗澡,直接睡覺)後,連鬧鐘都忘記設就一秒入睡了。
Day 2 /
1330 出門 -極地博物館-市區亂晃-burgr晚餐-極地大教堂-纜車上山
第二天起床時已經十一點了,我撥開百葉窗向外看去,發現天空因為有日光反射,所以比想像中得要亮很多。
雖然也才睡了五個小時,但畢竟還得出門,只好把R叫醒。梳洗完後,我們出發前往附近的超市購買早餐的食材,走到公寓外才發現:我們昨晚因為昏暗天色而錯過的海景實在令人驚豔。
這張照片是我拍的一支影片的截圖(ig上有),這個海景其實就在我們住的公寓的200m處,壯麗的景象讓我們暫時忘記要去超市買菜這件事,往反方向走到海邊開始拍起照來,雖然接近中午,但十分寧靜,還聽得見海鳥的叫聲。
我邊拍邊不禁感嘆:「每天看著這樣的景象起床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不過我想,住在這裡的人要是看到無邊無際的稻田,或許也會發出一樣的感嘆吧 😌)
滿足地拍完照後,我們走到超市準備購買食材。
嗯~挪威的物價就跟美景一樣令人震撼呢 ^____________^
小小一盒要價180元的雞肉、一顆要20元的雞蛋、兩顆要100元的小蘿美生菜,我們開始懷念起前天在Uppsala超市購物的時光,畢竟這裡的標價和幣值都比瑞典要貴。
但飯還是得吃,所以我們小心翼翼的只拿了認為必要的東西(外加一包我昨晚回程車上吃過就念念不忘的挪威甜點lefse)。加上我在瑞典做好帶來的香蕉燕麥鬆餅,再扣掉整包帶回瑞典的麵包和洋蔥,這些食材夠我們煮兩餐,共計700台幣(倒地)
吃完早餐後,我們出門走去Poloria搭公車,準備去參觀極地博物館(Polar museet)。對了,明明住得很近,但沒有去參觀Poloria的理由是不想去看魚被關在水族館裡 😓 但Polria建築本身頗有特色,看起來像是被推倒的骨牌 / 書本。
Tromsø島雖小,但有五、六個博物館,多數是由Tromsø大學所管理。Polar museet位於市中心,且評價最高。
如如我前所說,Tromsø在極地開發上佔有重要的中繼站角色,所以Polar museet從最早期的捕鯨、捕海豹說起,也展示了過去幾個飛越極地計畫所使用的飛行船(就是那個飛行船,還真的有人成功搭飛行船一路從挪威到阿拉斯加!),或許是因為是小地方的博物館,所以只有約五成的展示版有英文翻譯,餘下的都是用我破爛的瑞典文試著理解(挪威文跟瑞典文拼法有些不同,但發音很相似?),或用猜的。但這裡門票只要30nok,不強求 😑
*不知為何我們在極地博物館完全沒有想到要拍照,只有拍了一個恐龍腳印 😂
Tromsø島雖小,但有五、六個博物館,多數是由Tromsø大學所管理。Polar museet位於市中心,且評價最高。
如如我前所說,Tromsø在極地開發上佔有重要的中繼站角色,所以Polar museet從最早期的捕鯨、捕海豹說起,也展示了過去幾個飛越極地計畫所使用的飛行船(就是那個飛行船,還真的有人成功搭飛行船一路從挪威到阿拉斯加!),或許是因為是小地方的博物館,所以只有約五成的展示版有英文翻譯,餘下的都是用我破爛的瑞典文試著理解(挪威文跟瑞典文拼法有些不同,但發音很相似?),或用猜的。但這裡門票只要30nok,不強求 😑
*不知為何我們在極地博物館完全沒有想到要拍照,只有拍了一個恐龍腳印 😂
從極地博物館出來後天色已暗(其實也只有1000-1300會有日光反射XDDDDD),我們就在市區內四處亂逛。
Tromsø島不大,因此隨便走走就能走到海邊,這張照片我也記不得是在島的哪裡拍的了。看到的這個被山群環繞,建築密集並高低錯落的夜景,讓我想起了九份。
不知道大家覺得像不像(笑)
這個小鎮其實比我們預期的繁華不少,應該說我們從沒想過極圈內的城市可以是這般的規模。只是我們是在週末去的,所以店家都休息得挺早,儘管如此,整條街依然燈火通明。
因為接著想去的極地大教堂與登山纜車在與Tromsø市相鄰另一座島上(但也是Tromsø的範圍),我們決定先吃晚餐再過去。被挪威超市的物價震撼後,我們果斷地放棄吃挪威料理餐廳的想法,但Burger King一個套餐也要130nok左右,既然也沒便宜到哪去,不如找當地的一些小速食店試試。

我們點完餐後,便看到剛剛在極地博物館進行英文導覽的導覽員踏進店裡,不愧是當地人也喜歡吃的小店 🍔
吃完晚餐後,我們搭公車過橋去極地大教堂(Arctic Cathedral),跨海大橋全長約一公里並設有人行道,所以夏天時很多人會選擇用走,但在冬天就不太可行。
極地大教堂是1965年建成的,因此建築形式也比較新穎,前面都是整片的透明玻璃,背面則是彩繪玻璃,所以晚上打光後會更漂亮。
不過極地大教堂會收入場費(50nok),這點在TripAdvisor上飽受詬病,我還看到有評論說:「沒看過有教堂要收錢的!」好啦,其實有不少歐洲教堂都是要收費才能入內參觀的,但它和其他收費參觀的教堂相比確實小很多。
我們去參觀的那天,正好教堂內在辦活動,因此不對外開放,我們和其他觀光客一樣,在外頭繞繞並拍個照就離開了。
除了跟團外,在天氣好、極光指數強的時候,也有不少的觀光客喜歡在這邊搭纜車上山,避開光害以增加看到極光的機率。我們在的Tromsø的第二天天氣還不錯,且極光指數比昨晚高一些,因此決定坐纜車上山碰碰運氣。
這個纜車和我們想像得不太一樣,就只有一個纜車來來回回,因此每隔30分鐘一班,冬季是從早上十點開放到晚上十一點。票價不算便宜,學生票來回是140nok,夏季時有不少人喜歡健行至山頂,再搭纜車下山,單程票可以省個60nok(大笑)
我們走進售票處後就四處張望想找售票員,坐在一旁的外國情侶說售票員要發車前才會出現售票,不如過去一起坐著等。可見這真的是個極簡纜車,我沒認錯的話,售票員跟一起乘坐纜車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同一個人 XD
纜車全程只有約5分鐘,爬升到海拔421公尺處,山頂有景觀餐廳和咖啡廳,不過當天因為包場活動所以就不對外開放。大家下車後就迅速的往觀景台走去,雖然爬升得不算高,但已經足夠一覽Tromsø全景,果然是從南到北一片光亮,甚至連更西方一些的Kvaløya島也看得到。雖然天氣晴朗,不過仍未看見極光的蹤跡,我跟R決定多等一班纜車的時間,但外頭實在是很冷,所以我們走回室內稍事休息(基本上就是我po限時動態,他打道館 😂)。
不久後下一班纜車抵達山頂了,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還有另一個觀景台,或許也不能說是個觀景「台」,因為它就是山頂的一塊平地,積滿厚雪,也完全沒有柵欄,真的可以一路走進山內,或直接滾到山腳去。山內是完全沒有燈光的,這纜車看起來也不像有在管制人數,如果待在室外錯過了最後一班纜車,嗯……。
雖然在山上待了一個小時,且在室內外來回看了好幾次,我們還是沒有等到極光,或許等夜更深時會有機會看到。但當時已經九點,我們還得轉乘兩班公車才能回到住處,便決定下山回去了。
Day3 /
0900 峽灣團-1430 市區繞繞-1730 Tromsø機場
除了極光外,來到挪威不看峽灣實在是太可惜,確認R也有興趣去看峽灣後,我迅速的在同一家旅行社訂了坐車看峽灣的行程(也可以坐船觀賞,但比較貴),知道多數觀光客都對永夜期是否能進行峽灣遊覽感到懷疑,旅行社特地在行程說明加註永夜期還是可以看峽灣的,且別有一番風味。但不是在Tromsø,而是在車程約一小時的鄰島,此外,永夜期的日光反射時間很短,為了把握日光,冬季峽灣團會較夏季的早集合。
我們起了個超大早,將剩下的食材料理掉或打包、吃完早餐、整理房間、照host囑咐的將我們兩個小標籤貼在客房的世界地圖上,本來還以為有機會成為第一組台灣房客,沒想到前面已經有一組人捷足先登了,但台灣畢竟是個鼻屎大的島,所以我們只好把兩個標籤疊在一起 😅(歐洲房客太多,只好再獨立一張地圖XD)
將行李打包好並放在玄關後,我們悄聲地離開了airbnb。
*Tromsø遊客中心有提供行李寄放服務,但要100nok,而且我們絕對會趕不及在集合前寄放完成(攤手),感謝房東大方地答應我們寄放行李的請求。
我們在九點整趕到了集合地點,成為最後上車的一組人。這次沒有前往旅行社小倉庫換雪衣,事實上也不太需要,我在文章前面所描述的那套裝束的保暖程度是足以應付日間活動的(但海邊風大,穿著較不防風的大衣的R有被冷到 😅)
接下的五個小時都是走走停停,導遊帶著我們去一一探訪她覺得不錯的spot。因為永夜期的「白天」並沒有直接的日光照射,所以天再怎麼亮都始終是有些迷幻的水藍色,配上被暟暟白雪覆蓋的冰河地形景觀,對於身為副熱帶國家居民的我來說,非常符合對極地的想像,倒是夏季時的峽灣景致就少了那麼一點清冷的風情。
這就是個拍照、坐車、拍照、坐車的行程,以下就用照片代替描述吧 😁
↑右下角的木造結構是挪威人拿來風乾漁獲的木架,因為海風已經夠鹹,所以認真是掛上去後放置個三、四個月就好。
↑經典明信片照:挪威紅房子。導遊表示是因為過去紅顏料較白顏料便宜,所以大家會以紅色為底,再用白漆裝飾窗框或梁柱(現在當然比較沒人在意顏料價格,但居民們還是會採用紅色,因為跟一片雪白的冬景比較搭)
↑超U的U型谷!
↑就、就只是覺得以雪山為背景的小港口很漂亮。
←「哦原來我們前天吃得東西長這樣喔?」
「對啊,那天根本就看不到自己在吃什麼。」
出現了熟悉的真空料理包,我馬上成為司機的二廚,負責在狂風中扶穩料理包讓他倒熱水,並幫忙攪拌、封口XD
結束了迅速的戶外午餐後,我們便啟程返回Tromsø,天黑得非常快,明明啟程時還算是亮的,回到Tromsø時雖然才大概三點,但已經完全天黑了。我們的回程班機大概是1900起飛,因此還有不少時間,我和R就在鎮上隨意繞繞,買了幾張明信片(但帶到德國去寄哈哈哈哈哈哈),並回airbnb拿行李。
Tromsø畢竟是個小城市,且我們昨天已參觀過所有感興趣的市區景點,因此我們決定提前到機場去發呆(不過我後來發現我們在奧斯陸的轉機時間很不足,所以就在Tromsø把我想要的免稅保養品買齊了XDDDD)
(Arlanda的免稅店真的是超廢,有看過賣得比市區藥妝店更貴的免稅店嗎 😏)
我們當天還遇上了不知名樂團的演出,或許是因為聖誕節將至?成為這個第一個登機門看得到最後一個登機門的小小機場裡所有旅客的晚間娛樂 (我有試著要拍影片,但我總是只錄到曲子的結尾,真的是專業拍手 👏👏👏)
大概是這樣,我們結束了在Tromsø的三日極限行程,啟程返回Uppsala。
對了,我們在Tromsø往奧斯陸的飛機上看到了疑似極光的東西(這是有可能的!),R用手機試著貼緊窗戶拍還真的有拍到明顯綠光,他本來超級興奮,但在飛到確定沒有極光的地方時亂拍又輕易複製出綠光,所以我們到底有沒有在飛機上看到極光成為世紀之謎。
(結果第一班飛機delay,讓我們兩個在奧斯陸機場用跑得趕飛機,跑到登機門才發現又delay,沒想到隔天的Norwegian delay更久,真的是受夠這些北歐人航空)
(然後在Uppsala停留17小時後再出發去柏林 😅😅😅)
旅費一覽表
以下是我的旅行記帳本中的截圖(一人份的旅費),解析度不甚佳但應該還是足以閱讀。
*我唯一能想到再樽節的部份就是機票(兩個人都買light或一個人買Youth go的話都會更便宜,但我總覺得我不會犯這種錯誤……)(我曾經看到過兩人$6500這種夢幻價,但當時我們的行程都還沒敲定,就錯過了 T_____T))
*我這邊都用NOK : NTW=1 : 3.61來計算,我們去兩個國家剛好都在匯率偏低時,幸運~
*極光 / 峽灣團費真的非常驚人!我本來想報比較便宜的Green fox,但寫信去問一些細節時完全不回信(我應該寄了三封?),反觀Arctic explorers十五分鐘內就回覆,當時想說都花那麼多錢了,多花個100nok買好一點的服務也無何不可。
→ 事後證實真的非常值得!因為接著馬上去了柏林,所以我們來不及用電腦下載導遊寄給我們的照片,等過了七天的下載期限後才發現我們用手機下載的檔案是不完全的(缺了R奮力脫帽拍的個人照XDDDD),我馬上寫信給導遊問說可不可以代發群組信,請有下載的團員們轉寄給我們,結果她超迅速的就把檔案寄來了!!
*大家如果有機會去極地,請務必跟團進行所有跟自然景觀相關的行程,你可以非常有效率的看到你想看的東西,而且在結冰路面開車不是人人都行的。雖然很貴,但是很值得!
*更正:是wandering owl 😅
——————————————————————————
——————————————————————————
*終於打完了,這篇花了我大概四天(這兩天因為是聖誕節,所以行程比較滿),話很多,但中文的極圈旅遊資訊真的不算多,所以……不知道,總是會有人覺得有用的吧(笑)
*參加完極光團後,隔天接近中午才悠悠醒轉的我們躺著進行以下對話:
「啊,我們好像沒有看自然景觀的福份呢。想看鯨魚,鯨魚就躲起來;想看極光,極光就躲起來。」
「對啊,我想我們還是乖乖的參觀博物館好了。」
「沒錯,啊,幸好博物館沒有腳。」
「不然大概也會躲起來了呢。」
*回到瑞典的時候,我不禁說:「天啊好不容易從十八層地獄爬回十二層地獄,明天就要重返人間了,感動。」(德國物價真的是……豈止人間,根本天堂 👼👼)
你好打擾了
回覆刪除我也打算參加2019~12月的tour,有些問題想請問不知方便嗎
抱歉我現在才看到這個留言><
刪除不過距離你啟程還有一個多月,如果有還沒解決的疑問歡迎問我~